栏目 | 页码 | 篇名 | 作者 |
---|---|---|---|
头条 | 004 | 写作很好,它让我得到了自由 | 八月长安X胡玮莳 |
小说 | 012 | 最爱演唱会 | 八月长安 |
018 | 我们云端见 | 陈又津 | |
033 | 在异国 | 叶茫 | |
专栏 | 奇怪的人 | ||
040 | 次级 | 沈大成 | |
三角关系 | |||
043 | 文学讲稿 | 库里里 | |
散文 | 046 | 院子里的猫 | 李驰翔 |
049 | 最后一匹人头马 | 徐振辅 | |
052 | 心火 | 一君 | |
055 | 一人生活指南 | 郭宝婷 | |
059 | “文华”记事 | 李雨荃 | |
064 | 一个不重要的地方 | 李元 | |
惊奇 Amazing | 公开课 | ||
068 | 何似在人间 | 木浔 | |
惊奇乱讲 | |||
072 | 学园恩仇录 | 惊奇组 | |
连载 | 086 | 拂过冬季到云来(九) | 夏茗悠 |
萌星月报 | 096 | 另一种抵达 | 叶茫 |
新概念 | 参赛作品选登 | ||
098 | 小心感冒 | 杜珂欣 | |
102 | 洞 | 韦依辰 | |
新概念书写 | |||
105 | 像昨天今天同时在放映 | 单徐紫薇 | |
大赛专栏 | |||
109 | “ONE·一个”杯第十九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入围奖获奖名单 | ||
110 | “ONE·一个”杯第十九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组织推荐奖名单 | ||
112 | “新阅会”杯第二十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征文启事 | ||
111 | 附:报名表 |
四月,“写作很好,它让我得到了自由”
头条
八月长安×胡玮莳《写作很好,它让我得到了自由》
作为人气最高的作者之一,八月长安在本次访谈中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和丰富的阅历。从“振华系列”到自己的人生规划,八月长安的言谈不仅能给读者带来创作上的启发,相信对大家的生活也能有一定的启迪。
小说
八月长安《最爱演唱会》
一个动人的小故事,关于一位让人难以琢磨的男生“莴苣姑娘”。在“我”的某段生活中,一边是男朋友Z,一边则是透过“我”暗中观察着Z的“莴苣”。“我”在两个男生中似乎扮演着奇怪的角色。
陈又津《我们云端见》
“我”在环岛旅行时遇见了两个老人——姜公与老吴,并意外结伴同行了很多地方。在旅途中,姜公的精神与身体状况日渐恶化,而好友老吴,由生到死,一直不离不弃。一段残酷又温柔的经历。
叶茫《在异国》
“我”与妻子在关系日益淡漠之际去泰国旅游,而一间按摩店的服务员让我不禁寄托了憧憬。但在瞒着妻子进行了一次“心灵上的冒险”之后,“我”意识到生活终将归于平庸。
专栏
#奇怪的人#
沈大成《次级》
美好幸福的家庭只属于少数人,于是当“次级人”便成为了间接体验家庭幸福的一种方式。经过层层选拔的“他”进入一个四口之家观摩夫妻生活,宛若男主人“副本”的“他”老实本分,谨守着“一个次级人”的规矩。直到另一位女次级人的介入,戏剧表演与真实生活的界限似乎出现了松动……
#三角关系
库里里《文学讲稿》
在本次专栏中,作者简单回顾了自己撰写“三角关系”专栏的前因后果,并通过再度阐释之前的三篇专栏指出:人无法选择,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。而“文学”正是有些人的“一部分”命运。好的书评会帮助作者、阐释者、读者围绕文学建立起一种美好的三角关系,只有“合格的阐释”才能令作品的真正价值得到体现。由此作者提及了另一位常被曲解的作家奥康纳,重新分析了奥康纳作品中的“格格不入者”及其对“泛滥的同情心”的看法。
散文
李驰翔《院子里的猫》
养猫是“我”的夙愿,有条件实现之后却发现这并非想象中那般有意义。除了家猫以外,“我”对院子里的野猫也很好,偶尔喂它吃喝,有时也将它领进门,但始终无法长久地把它留下。通过与猫的相处,“我”逐渐意识到人与猫的关系和人与人类似。
徐振辅《最后一匹人头马》
在作者心中,“最后一匹人头马”隐喻着博物学式的书写,也是理性与感性高度融合的象征。作者在少年时代梦想成为一位博物学者,在求知追梦的路上他不仅掌握了很多自然科学知识,也形塑了自己的美学概念。他意识到文学与自然科学本质上有许多共通之处,作为博物学式的写作者,理性与感性缺一不可——这既是人头马的特质,也是寻找美、书写美的重要前提。
一君《心火》
作者回忆了自己的几次旅行经历,有浪漫恩爱的“偷渡”,也有欢乐刺激的冒险。心火静静燃烧,驱散着焦灼、恐惧与狼狈。相信生命中会有这样的时刻——找到自己想要的事物,并且得到它。
郭宝婷《一人生活指南》
一个人在台湾的第三年,学术研究撰写论文之余作者渐渐学会接受孤独并与之相处。与陌生人划清界限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,而当诸事不顺的旧友来访时,自己也并没有办法给出有效的安慰。唯一确定的是,每个人都是“天地一沙鸥”,这是暂时的过渡,也是人生的常态。
李雨荃《“文华”记事》
作者以客观、平实的笔调记述了自己在北京文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短期支教经历。作为普及性教育项目的志愿者,这次经历给作者带来了全然不同的感受与反思。在她的课堂上,有早熟的女孩,也有听到性器官名词窃笑的男生,同时由于性教育课程的特殊性,她们在与校长、老师的“拉锯”中体会到了人情冷暖与教育资源不平衡的无奈。
李元《一个不重要的地方》
作者记录了自己在英国考文垂的生活片段,有看戏归来独自穿越墓地的惊悚与释然,有令人琢磨不透的歌剧工作坊实习机会……在向邻居询问Wi-Fi密码,与陌生快递员交谈,以及浓郁的圣诞气氛中,作者不断刷新着自己对英国的认识,也认识到“有些路你必须一个人走”。
惊奇
#公开课#
木浔《何似在人间》
不安于世的人总想着“上天入地”,然而无论哪种方式,要不困难重重,要不危险多多。可即便如此,在人间的人们也仍旧锲而不舍地招魂扶乩,并没有想过或许安分地生活才是唯一的选择。
#惊奇乱讲#
惊奇组《学园恩仇录》
校园霸凌事件频发,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”涌现,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究竟遭遇了什么样的新问题?
连载
夏茗悠《拂过冬季到云来(九)》
学生打架事件的后果持续发酵,溪川带头罢工见成效。未来那位传来的消息,让溪川不得不回想车祸当天发生的事情。但和姐姐摊牌后,溪川却发现真相竟如此难以面对……
萌星月报
叶茫《另一种抵达》
从电影《降临》出发,作者讲了“沟通”与“交流”之难,“交流是自我存活的一种确认”,这样想来,似乎可以减轻交流时的心理负担,而书写因为延迟和停顿给予作者更多的安全感,于是写作成为了最适合的选择。
新概念
#参赛作品选登#
杜珂欣《小心感冒》
作者以感冒为线索记述了自己的家庭生活。“小心感冒”是家人关心她的一句提醒,同时感冒也隐喻着她与母亲之间的关系——时常有严重的冷战,也有冷战过后的反思与重归于好。看到父母身体衰老的征兆,作者一面感到难过心疼一面也乐观地相信,衰老等等变迁就像感冒,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就有疗愈的可能。
韦依辰《洞》
“他”在治牙的过程中展开了对故乡的回忆。与祖父的相处、对母亲身体的记忆、对同校女生的倾慕,都令人深感怀念。生活的缺失如同牙齿上的洞,不断治疗却无法痊愈。填补是徒劳的,“任何时候都会隐隐作痛”。
#新概念书写#
单徐紫薇《像昨天今天同时在放映》
在有了自己成为“新概念”比赛工作人员的经历之后,作者又重新回顾了自己参加比赛的点点滴滴。写作于她而言是安全感的来源,而“新概念”更是一种神奇的缘分。
“ONE·一个”杯第十九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入围奖获奖名单
“ONE·一个”杯第十九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组织推荐奖名单
“新阅会”杯第二十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征文启事
附:报名表